高二地理:地理實用口訣匯總及應用3
發(fā)布者:網上發(fā)布
19.地球上最近走法:
北北南南(北半球向更北走,即近北極走;南半球向更南走,即近南極走。即要沿地球大圓走為最近走法,南北方向可能轉折)。
20.根據地形特點尋找地下水:
掌心地,最有利;兩山夾溝,溝谷水流;兩溝相交,泉水滔滔;山嘴對山嘴,嘴下有好水;兩山夾孤山,常常水不干;兩山夾一嘴,下面有泉水;大山低嘴下,挖井水量大;山扭頭,有水流;凸山對凹山,好水在凹間;大山突一嘴,打井多有水;灣對灣,水不干;兩山相接頭,下面泉水流;河漫灘上卵石多,地下潛水似暗河;大河沿岸古河道,沙礫巖下有潛水。
21.根據地質構造尋找地下水:
向斜巖層儲水好,水量豐富容易找;斷層一線天,有水在里面;巖層像個坡,地下水很多;河流兩旁河漫灘,階地普遍有水源;山口以遠沖積扇;地下普遍有水源;滑坡半個圓,有水在里面;石灰?guī)r溶洞聽聲響,水口地下有水源。
常用的地理口訣在解題中的應用
1.在地球側視圖中晨昏線的判讀:“左夜晨,右夜昏”
即在地球側視圖中,晨昏線的左側為夜半球,則該線為晨線;晨昏線的右側為夜半球,則該線為昏線。
2.在地球公轉圖中“二分二至日”的判讀:“左斜左冬,右斜右冬”側為冬至日。只要判讀出冬至日,就可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判斷出春分、夏至、秋分三個節(jié)氣。
3.地方時(區(qū)時)的計算:“求出時差,東加西減”
經度不同,地方時不同。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,在同緯度地區(qū),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,因此時刻要更早一些。計算的方法分兩步:(1)根據經度每隔15°時間相差1小時,經度每隔1′時間相差4分鐘,求出兩地的時間差;(2)未知時間=已知時間±時差。若未知時間在已知時間的東面,則相加;若未知時間在已知時間的西面,則相減。